您好,欢迎访问成都升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专注于停车场车位、交通安 全设施、地坪

研发、生产、设计、施工一站式服务

联系电话:

15982499456
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“袁梦计划”再获突破:内蒙古耐盐碱水稻测产 连续3年亩产破500公斤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09-27    作者: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  中新网兴安盟9月25日电 (记者 张玮)“537.5公斤!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*工作站耐盐碱水稻亩产量已连续3年突破500公斤大关。”25日,站在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、如今金灿灿的水稻田里,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激动地向外界宣布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耐盐碱水稻测产成果。

  当日,2021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*工作站优质水稻测产暨“盐碱地高效利用模式”现场观摩会,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耐盐碱水稻种植基地(下称基地)举行,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中心、湖南省农业农村厅、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机构的5位*,在基地随机抽样面积分别为0.98亩、0.82亩、0.86亩的3块稻田进行测产。

资料图。图为几年前科右中旗寸草不生的盐碱地。 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*工作站供图

  *终,除去杂质和水分,在PH值为8.8—9.6、盐度含量在5‰—6‰的盐碱地上,3块实测田地折合实际亩产分别为566.40公斤、513.50公斤、532.60公斤,该基地示范片平均亩产为537.50公斤。

  兴安盟地处北纬46°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、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。然而,这里又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,土地盐度高于千分之六,属于寸草难生之地。

  众所周知,在盐碱地上种水稻是袁隆平院士的三大梦想之一。这一技术既可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,又可为沙漠地区的贫困人口解决口粮问题,并实现种植户收入翻番。

图为如今,白茫茫的盐碱地蜕变成金灿灿的稻田。 张玮 摄

  2018年,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*工作站在此成立,并建起了960亩耐盐碱水稻基地。

  袁隆平院士曾定下的目标是“亩产要在300公斤以上”。2019年,该基地平均亩产为508.8公斤,2020年平均亩产达533.95公斤。

  如今3年过去,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早已变身为金灿灿的水稻田,且水稻产量逐年上升。被袁隆平院士亲自起名的“袁蒙稻”,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“圆梦稻”。

图为“袁蒙”耐盐碱大米。 张玮 摄

  袁隆平院士曾说,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*工作站发展和推广“耐盐碱杂交水稻”品种和先进技术,试验成功后,可向整个中国北方推广,甚至向同一纬度上、同一气候带上的国家推广。

 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表示,目前,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(下称中心)已在内蒙古兴安盟、江苏、海南文昌、吉林大安、广西北海等地建立了耐盐碱地水稻研究基地。把全球的水稻科研力量集中到中心,选育优良品种、提高好的栽培技术,力争2—3年出一个成果。

  “全球盐碱地面积很大,袁老‘把盐碱地改成良田’的愿望实现后,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将是一个重大贡献。”齐绍武如是说。(完)

【编辑:苏亦瑜】

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